当前位置:广州中小学课外辅导健身游泳圈不是“救生圈”选择游泳圈时需谨慎
游泳圈不是“救生圈”选择游泳圈时需谨慎
2022-09-18

天气炎热,又到游泳季,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戏水消暑,溺水、落水不得不防。专家提醒,家长在带孩子游泳时需格外小心,不要把“游泳圈”当成“救生圈”,也不要将孩子的安全交付给游泳圈,选择游泳圈时需谨慎。

这些游泳圈很危险! 裤式坐圈:要当心侧翻 近日,在上海滨江东路一家小区游泳池,一名妈妈心有余悸。 该小区的儿童池水深只有约40厘米,家长将一岁半的孩子塞进游泳圈后,就转身去看其他泳池里正在学游泳的儿童。没想到孩子太兴奋了,在游泳圈里用力向前扑,想抓住漂在水上的水枪,游泳圈突然侧翻,孩子一头栽进水里,但裤式游泳圈的裤子还紧紧套在下半身,整个人头朝下、脚朝天。家长发现时小孩正脑袋朝下浸在水中,四肢正在挣扎。 游泳圈太大:难卡住腋窝 救生员小张告诉笔者,就在前几天,一名家长将孩子放在圈围比孩子大一倍的游泳圈里,让孩子自己把住,转身去旁边拿东西。就这短短的几十秒,孩子一兴奋一松手,整个人从游泳圈里掉出来,直接沉入水中。 半开放式游泳圈:难把握重心 “在网上给孩子买了一个半开放式游泳圈,一直游得好好的,但后来孩子太兴奋了,动作一大,竟整个人向后仰去,好在及时捞起来,但已经呛了一口水。”在一家游泳馆,陈先生告诉笔者,半开放式的游泳圈不易掌握平衡,选择要谨慎。 笔者发现网购平台上半开放式的游泳圈受到追捧。然而不少网友评价,这种半开放式游泳圈对完全不会游泳的儿童来说,没办法掌握平衡,小孩下水后重心容易向前或向后而呛水。

抓住黄金急救时间 广州市健安急救培训中心资深急救讲师刘俐利告诉笔者,很多孩子溺水时是没有挣扎和呼救的,家长需要特别小心。不太会游泳的孩子,一旦喝到水,会很紧张,肌肉变得僵硬,喊又喊不出来,这种挣扎很短暂,往往被人忽略,然后人体就启动了溺水的本能反应。这时候,有些溺水者就会身体上浮,本能反应促使他的嘴巴露出水面想要呼吸,但此时他已经很难挥手或呼救。 如果家长一不小心,没看到孩子之前的呛水过程,等他看到时,孩子已经安静地头露在水面上,家长却浑然不知危险,这是相当可怕的。儿童戏水或游泳时一般会发出很多声音,如果发现孩子不声不响,家长要马上大声询问:“你还好吗?”如果孩子没有反应,一定要马上将其从水中捞起来。 儿童落水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,4至6分钟后,身体便会遭受不可逆转的伤害。所以溺水急救需抓住4分钟黄金时间,越早施救越好。刘俐利告诉记者:“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。不过溺水比较特殊,就算超过10分钟也应坚持心肺复苏到医护人员到达,因为溺水往往呼吸先停、心跳仍有,末梢血管收缩会保证心脑供血。”

溺水十大表现 1.头被浸没于水下,嘴巴露出水面。 2.头向后倾斜,嘴巴张开。 3.双眼无神,无法聚焦。 4.紧闭双眼。 5.头发盖住了前额或眼睛。 6.看似直立于水中,腿无法运动。 7.呼吸急促或痉挛。 8.试图游向某个方向,却无任何前进。 9.试图翻转身体。 10.做出类似攀爬梯子的动作。

分清游泳圈与救生圈 儿童选择哪种救生设施比较安全呢?业内指出,一般的充气式游泳圈只是一种水上充气玩具,与救生圈是有区别的,真正的救生圈和救生衣在生产中对所用的泡沫、塑料等物理、化学性能都有明确的要求,对产品的强度与硬度都有一定规范。所以购买时最好看看有没有安全标识。其中背心式救生衣相对安全,这种救生衣是无气囊的,靠的是材料自身的浮力,不会发生漏气的问题。 无论是游泳圈还是正规的救生设施,在游泳之前,都要仔细检查清楚,看看是否存在漏气、裂缝之类,充气是否充足。游泳圈的尺寸也应注意,大小应该刚刚扣住小孩的腋窝,不要过于松动,减少孩子玩水时从游泳圈里脱出的风险。